网站地图 | Tags | 热门标准 | 最新标准 | 订阅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地方标准 > 广东省地方标准(DB44)

DB44/T 2635-2025 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

  • 文件大小:424.44 KB
  • 标准类型:地方标准规范
  • 标准语言:中文版
  • 文件类型:PDF文档
  • 更新时间:2025-06-16
  • 下载次数
  • 标签

资料介绍

以下是对广东省地方标准《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》(DB44/T 2635-2025)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:


​一、范围与框架​

  1. ​适用范围​
    规范全省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的建设、质量检查与维护,适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底数更新。
  2. ​核心目标​
    掌握国土利用变化,支撑耕地保护、粮食安全考核及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。
  3. ​创新机制​
    提出“单图斑建库+数据库建设”两阶段模式,提升工作效率与成果质量。

​二、关键术语定义​

  • ​单图斑​​:外业调查形成的单个最小处理单元。
  • ​任务图斑​​:国家/省级下发的监测图斑(如疑似变化图斑)。
  • ​自主变更图斑​​:县级自主发现的变更地块。
  • ​更新层​​:用于数据更新的要素集合(如地类图斑更新层、光伏板区更新层等)。
  • ​细化地类​​:补充铁路/公路附属设施、绿化草地等特殊类型(附录A)。

​三、核心要求​

  1. ​数据基础​
    • 必须与上年度国家确认的数据库完全一致。
    • 变更后地类总面积 = 县级行政辖区控制面积。
  2. ​拓扑一致性​
    • 变更图斑总面积需与变更前一致,未变更图斑面积不可改动。
  3. ​统计逻辑​
    • 统计报表需图数一致,跨表格数据项数值必须吻合。

​四、工作流程​

  1. ​准备工作​
    • ​方案制定​​:明确目标任务、技术路线、质量控制。
    • ​人员分工​​:组建外业调查、单图斑建库、数据库建设等专项小组。
    • ​软硬件​​:需满足数据采集、质检、统计分析等功能(如兼容TD/T 1057数据格式)。
  2. ​数据预处理​
    • 任务图斑分类标记(需举证/无需举证)。
    • 提取自主变更图斑。
    • 制作DOM叠加任务图斑、管理信息的工作底图。
  3. ​单图斑建库​
    • ​图形采集​​:结合影像与外业记录分割图斑,避免拓扑错误。
    • ​属性采集​​:
      • 地类认定按最新规程(如铁路附属设施填1001A)。
      • 耕地类型(梯田TT/坡地PD)、种植属性(粮食/非粮/未耕种等)。
      • 细化属性(如林区耕地、灾毁地)。
      • 单独图层(光伏板区、推土区等,代码见附录A.5)。
    • ​照片挂接​​:
      • 举证照片需3张以上(含不同站位点),视频10秒。
      • 证明材料需清晰反映实地现状。
  4. ​数据库建设​
    • ​行政区调整​​:依据国家下发的界线更新。
    • ​变更范围生成​​:合并单图斑成果形成更新层(地类图斑、光伏板区等)。
    • ​属性转换​​:
      • 绿化草地(0404A)→ 其他草地(0404)。
      • 合法审批的设施农用地→工业用地。
    • ​图形处理​​:
      • 按村级界线分割图斑,合并相邻同属性图斑(道路、河流除外)。
    • ​入库成果​​:
      • 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(符合TD/T 1057)。
      • 更新数据包(符合TD/T 1083)。
  5. ​质量检查​
    • ​三级检查制​​:县级100%自查 → 市级检查 → 省级核查(结合影像与举证材料)。
    • ​检查内容​​:
      • 单图斑成果:数学基础、属性逻辑、照片与地类一致性。
      • 数据库成果:变更范围内外属性一致性、单独图层范围准确性。
  6. ​资料提交与归档​
    • ​内容​​:空间数据(单图斑成果、数据库)、表格(核实记录表)、分析报告。
    • ​命名规则​​:示例:(440000)_广州市单图斑成果/440000_广州市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
    • ​归档要求​​:按档案管理规范保存图、表、文档及数据库。

​五、规范性附录​

  1. ​附录A​​:属性代码表
    • 细化地类(如铁路护坡用地1001A)。
    • 耕地类型(TT/PD)、种植属性(LS/FLS等)。
    • 细化属性(灾毁ZH、灌丛草地GCCD等)。
    • 单独图层(光伏板区1302、推土区1303)。
  2. ​附录B​​:空间要素图层属性结构
    • 各地类图斑更新层字段定义(如标识码、地类编码、单独图层代码)。
  3. ​附录C​​:信息核实报表
    • 遥感监测图斑核实表(变更前后地类、未变更原因)。
    • 跟踪图斑整改说明(已修改/未修改理由)。
  4. ​附录D​​:资料组织结构
    • 层级目录命名规则(如市县代码/单图斑成果/数据库成果)。

​六、核心创新点​

  • ​两阶段建库模式​​:单图斑精细化处理 + 数据库集成,兼顾效率与精度。
  • ​细化地类扩展​​:补充铁路/公路附属设施、未建成路网等现实需求类型。
  • ​单独图层管理​​:明确光伏板区、推土区等特殊场景的采集规则。

​总结​​:该标准通过标准化流程设计、细化属性分类及严格质检机制,为广东省国土变更调查提供了一套可操作、可验证的技术框架,尤其注重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地类认定难点(如设施农用地转换、灾毁地处理),并强化了成果的规范性与可追溯性。

下载说明
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下载帮助 | 下载声明 | 信息反馈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