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44/T 2647-2025 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安全使用技术规范
- 文件大小:585.75 KB
- 标准类型:地方标准规范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6-16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以下是对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/T 2647-2025《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安全使用技术规范》 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:
一、适用范围
- 适用对象:设计容积 > 0.455m³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(含柜体、功能模块、组件等),需具备事故预防与控制功能。
- 不适用:《危险化学品目录》中的不稳定爆炸物和1.1项爆炸物。
- 适用场景:各类组织(企业、实验室、学校等)的室内外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。
二、关键术语定义
- 储存装置:由柜体、功能模块(防火/防爆/通风等)、组件(风机/报警器等)及配件构成。
- 分体:柜体内部通过防火夹板分隔为独立空间,各分体视为独立储存单元。
- 存放单元/分区:以柜体或分体为单元,内部通过隔板划分存放区,盛漏槽分区独立。
- 存放方式:
- 分离存放:不同存放单元;
- 隔开存放:同一单元不同分区;
- 隔离存放:同一分区内分距离存放。
三、基本要求
1. 装置设计与选型
- 功能要求:需具备防火、防爆、防泄漏、防静电、通风等功能(选型参见附录C)。
- 柜体技术(附录B):
- 耐火极限 ≥ 90分钟(双面防火夹板);
- 抗压强度 ≥ 10kPa;
- 泄压口面积 = 柜顶面积的1/15~1/10;
- 液体储存装置盛漏槽容积 ≥ 最大储存量10%或最大包装容积110%。
- 安装要求:
- 室外:与民用建筑 ≥ 25m,与明火点 ≥ 15m;防雷按GB 50057设计。
- 室内:靠外墙设置,禁止贴邻办公区;甲类化学品储存面积占比 < 5%,其他 < 10%。
2. 容量与布局
- 单个装置:占地面积 ≤ 40m²,高度 ≤ 3.4m,禁止叠放。
- 柜组(≤ 100m²):
- 单个存放单元质量 ≤ 20吨,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比值总和 ≤ 0.3;
- 柜组总质量 ≤ 50吨,临界量比值总和 ≤ 0.6。
- 特殊限制:自燃/遇水易燃物质柜组 ≤ 60m²,总质量 ≤ 30吨。
3. 安全配置
- 监控与应急:
- 单元内部:气体/温度/烟感探测 + 应急照明;
- 外部区域:视频监控 + 洗眼器/淋浴器(服务半径 ≤ 15m)。
- 电气安全:电控箱外置,静电接地电阻 ≤ 10Ω;防爆场所需第三方防爆认证(GB/T 3836.1)。
- 特殊管理:剧毒化学品按GA 1002、易制爆品按GA 1511要求管理。
四、配存要求(附录D)
- 禁忌物品:必须隔开存放(如酸与碱、氧化剂与还原剂)。
- 强制分离存放:
- 剧毒化学品、易燃气体、氧化性气体、氯酸盐、过氧化物等;
- 气瓶与其他危化品分离(符合GB/T 34525)。
- 配存规则:
- 参考安全技术说明书(SDS)和配存表(表D.1),符号说明:
- O:可混存(需隔离);
- X:严禁共存;
- 分:按危险类别隔开;
- 消:消防方法冲突需隔开。
- 参考安全技术说明书(SDS)和配存表(表D.1),符号说明:
五、存放与取出管理
- 入库要求:
- 包装完好,标签清晰,附合格证和SDS;
- 堆高 ≤ 2.5m,顶部空间 ≥ 10cm,过道宽 ≥ 80cm;
- 易制爆品双人管理,剧毒品“五双制度”(双人收发/保管/发货,双锁双账)。
- 作业原则:
- 先进先出(FIFO),轻装轻卸;
- 禁止分装、改装或倒置存放;
- 恶劣天气(台风/雷暴)禁止室外作业。
六、人员与操作
- 培训要求:
- 法律法规、危化品性质、装置操作、应急处置;
- 定期复训,持证上岗。
- 作业防护:
- 穿戴符合GB 39800的个体防护装备;
- 进入易燃易爆区前消除静电。
七、标识与维护
- 标志设置:
- 区域警示线:红色(甲类/剧毒)、黄色(其他);
- 柜体张贴安全警示标志(AQ 3047)和SDS公示牌。
- 检查维护:
- 定期按GB 3836.16检查电气系统;
- 功能模块(如风机/报警器)定期校准。
八、事故应急
- 预案要求:
- 投用前完成风险评估和现场处置方案;
- 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。
- 泄漏处置:
- 立即启动预案,控制污染;
- 洗眼器/淋浴器用于人员急救。
附录核心内容
- 附录A:储存装置结构示意图(柜体+功能组件)。
- 附录B:柜体防火/泄压/耐腐蚀等关键技术参数。
- 附录C:选型指引(按进出方式、开门方式、功能需求分类)。
- 附录D:配存表示例(化学品相容性矩阵表)。
总结:
该标准全面规范了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的设计、选型、安装、管理及应急全流程,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与管理结合,实现“预防事故、控制风险、降低影响”。突出强调了分区分级储存、量化安全距离、人员资质与应急能力建设,为广东省高温多雨环境下的危化品储存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