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52/T 1865-2025 基于大数据的固体矿产成矿预测技术规范
- 文件大小:1.19 M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/T 1865-2025《基于大数据的固体矿产成矿预测技术规范》主要内容总结
1. 范围
本规范适用于基于地质大数据的固体矿产成矿预测,规定了数据准备、预测方法、质量检查及成果要求,适用于贵州省内相关勘查工作。
2. 规范性引用文件
引用包括地质勘查、地理信息、科研评价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(如GB/T 13908、DZ/T 0078、DB52/T 1802等),为数据采集、处理及成果评价提供依据。
3. 术语与定义
- 地质大数据:多源、多维、多尺度地质数据,含观测、物探、化探、遥感等,具高维度与不确定性。
- 地质异常:与周围环境显著差异的地质体或组合。
- 大数据成矿预测:通过地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,分层次、尺度、目标进行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预测。
4. 总体要求
- 数据基础:需整合地形测量、地质勘查、物探、化探等原始及成果数据。
- 理论支撑:结合成矿系统理论、已有模式与案例,分析成矿机理与控矿因素。
- 流程规范:需编制工作大纲(附录A),流程包括数据准备→模型构建→数据挖掘→异常圈定→质量检查→成果提交(图1流程)。
5. 数据准备
- 数据来源:涵盖基础地质、矿产勘查、物探、化探、遥感、矿山开发及科研数据。
- 预处理:纸质数据数字化、格式转换、空间参照系统一、地质语义标准化等。
- 数据集市构建:按主题(地理、地质、矿产等)分类存储,需统一元数据编码,支持数据清洗、查询与更新。
6. 预测方法
- 模型构建
- 感知模型:地质现象视觉、地球物理/化学场探测。
- 分析模型:空间趋势、变异、分形分析及成矿有利度统计。
- 算法模型:区域成矿背景分析、靶区优选等,结合确定集合论、仿生学等方法。
- 数据挖掘
- 空间异常规则(地质异常特征)、关联规则(地质异常与矿床关系)、分布规律(矿化蚀变分带)。
- 异常圈定
- 致矿异常:1:50万~1:5万数据用于区域预测。
- 矿致异常:1:2.5万~1:0.5万数据用于局部靶区圈定。
7. 质量检查与评价
- 检查内容:合规性(任务符合性)、合理性(数据与模型逻辑)、准确性(结果可信度)、完整性(数据覆盖度)。
- 评价依据:遵循GB/T 22900、GB/T 41620/41621,补充数据并修正模型以提高质量。
8. 预测成果
- 成果说明书(附录B):包含区域成矿背景、数据综合分析、预测方法、靶区特征及结论建议。
- 数据文件(附录C):原始数据(地质、物探、化探、遥感等)及成果数据(预测图表、靶区优选结果)。
附录规范性内容
- 附录A:工作大纲结构,含任务、数据配置、方法、安排及保密措施。
- 附录B:成果说明书章节模板,涵盖前言、区域分析、数据整理、模型方法、靶区特征等。
- 附录C:数据文件要求,明确原始数据分类及成果数据的图表与靶区信息。
核心特点
- 数据驱动:强调多源数据整合与标准化处理,构建多主题数据集市。
- 技术融合:结合传统地质理论与机器学习算法,实现多层次预测。
- 质量控制:通过严格检查与评价标准确保预测科学性。
- 成果规范化:统一说明书与数据文件格式,提升成果应用价值。
该标准为贵州省固体矿产勘查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系统性技术框架,推动矿产预测向智能化、精准化发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