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3502/T 186-2025 海峡两岸家政服务术语对照
- 文件大小:1.21 M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该标准《海峡两岸家政服务术语对照》(DB3502/T 186-2025)旨在统一和比对海峡两岸在家政服务领域的术语,促进交流与标准化合作。以下是详细内容总结:
1. 标准结构
- 范围:明确比对了基础术语、服务方式及流程、服务项目、服务组织及人员、服务对象、信息化共6大类术语,适用于两岸家政服务活动。
- 规范性引用文件:引用39项国家标准(GB/T)、行业标准(SB/T)、地方标准(DB)等,涵盖信息技术、社区服务、母婴护理等领域。
- 术语对照框架:分章节列出术语表,每项术语包含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对应词汇、定义及来源。
2. 核心内容
(1) 基础术语
- 核心概念:
- 大陆“家政”对应台湾“家事”,定义为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服务活动。
- 相关体系(如服务体系、合同、职业道德)两岸定义相似,但台湾侧重“家事管理业”的产业化发展。
- 特色对照:
- 应急管理(大陆)与紧急处理(台湾)均强调突发事件应对;
- 物联网智能家居(大陆)与智慧家庭(台湾)均指向智能化居住环境。
(2) 服务方式及流程
- 服务模式:
- 钟点式服务(大陆)与钟点服务(台湾)均以小时计费;
- 住家式服务(大陆)在台湾扩展为包含医疗协助的“家务服务”。
- 流程术语:
- 评估、签约、回访等流程两岸表述一致;
- 台湾“适老化设计”强调建筑人性化,大陆“适老化改造”侧重环境优化。
(3) 服务项目
- 母婴护理:
- 大陆“母婴护理员”(月嫂)与台湾“护产人员”职责重叠,均涵盖产妇护理与新生儿照护。
- 特殊服务:
- 台湾“喘息服务”明确分类(居家/机构/日间),大陆定义更概括;
- 两岸均重视婴幼儿照护(大陆“育婴员”对应台湾“保母”)。
- 技术支持:
- 家电维修、整理收纳等术语两岸一致,台湾侧重“水电工”细分领域。
(4) 服务组织及人员
- 雇佣模式:
- 大陆“员工制”强调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,台湾“雇佣制”侧重合同关系;
- 中介制(大陆)与派工制(台湾)均提供供需对接服务。
- 职业分类:
- 台湾“家庭保母”与大陆“家庭婴幼儿照护人员”职责一致;
- 高级管家(台湾)要求管理团队能力,大陆“家庭管家”侧重统筹家庭事务。
(5) 服务对象
- 老年人、失能老人、婴幼儿等定义高度一致;
- 台湾将“孕产妇”细化为孕期至产后护理,大陆更侧重产褥期(坐月子)。
(6) 信息化术语
- 技术术语:
- 人工智能、数据库、软件/硬件等词汇两岸表述接近;
- 台湾“滑鼠”(鼠标)、“印表机”(打印机)等采用音译或意译。
- 系统功能:
- 大陆“家政服务网络中心”对应台湾“服务专线”,均提供信息对接与监督。
3. 实施意义
- 促进标准化:通过术语对照消除两岸沟通障碍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- 技术兼容性:信息化术语的统一有助于智能家居、物联网等技术在两岸的应用协作。
- 政策参考:为制定跨境家政服务政策、人员资格互认提供依据。
4. 参考文献
- 涵盖政策文件(如国务院指导意见)、学术研究、两岸机构网站(如台湾劳动事务主管部门、维基百科)等,确保术语来源权威性。
- 引用两岸地方标准(如DB3502/T 063.2-2023)体现实践基础。
总结
该标准系统梳理了海峡两岸家政服务领域的术语差异与共性,既反映了两岸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,又凸显了行业核心概念的一致性。通过术语对照,为两岸家政服务业的合作、人才交流及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框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