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| Tags | 热门标准 | 最新标准 | 订阅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地方标准 > 辽宁省地方标准(DB21)

DB21/T 4145-2025 气象干旱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方法

  • 文件大小:810.13 KB
  •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  • 标准语言:中文版
  • 文件类型:PDF文档
  • 更新时间:2025-05-20
  • 下载次数
  • 标签

资料介绍

辽宁省气象干旱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标准(DB21/T 4145-2025)主要内容总结

一、适用范围

  • 对象​:气象干旱灾害调查、风险评估业务及科研工作。
  • 层级​:覆盖省、市、县三级,最小调查单元为乡镇级别。

二、规范性引用标准

  • 引用GB/T 20481(气象干旱等级)、QX/T 597(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)作为方法基础。

三、核心术语体系(共10项)

  1. 气象干旱​:降水与蒸散失衡导致的水分短缺。
  2. 干旱过程​:持续一定时间、覆盖一定区域的干旱事件。
  3. 承灾体​:包括人口、GDP、农作物等受灾对象。
  4. 危险性​: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及强度。
  5. 暴露度​:受干旱影响的承灾体数量与价值量。
  6. 脆弱性​:承灾体受干旱损害的敏感性。
  7. 风险评估指标​:MCI(气象干旱综合指数)等核心指标。

四、干旱灾害调查方法

(一)数据要求
  • 气象数据​:连续30年以上降水、气温、湿度等观测数据。
  • 灾情数据​:受灾人口、经济损失、农作物受灾面积等。
  • 承灾体数据​:人口、GDP、种植面积等社会经济数据。
(二)干旱过程识别
  1. MCI指数计算​:基于降水量、蒸散量构建综合干旱指标。
  2. 过程识别流程​:
    • 按QX/T 597识别干旱起止时间、强度等级。
    • 区分单站(县级)与区域(省/市级)干旱过程。
(三)调查内容
  1. 历次干旱调查​:
    • 单站调查:累积强度、降水距平、连续无雨日数等9项指标。
    • 区域调查:影响站点数、过程强度等级等。
  2. 年度干旱调查​:
    • 单站:年干旱日数、最长连续干旱日数等12项指标。
    • 区域:平均降水量、不同强度干旱次数等。

五、风险评估方法

(一)危险性评估
  1. 核心指标​:年干旱过程总累积强度(农作物需考虑生育期)。
  2. 计算方法​:
    • 拟合皮尔逊III型/耿贝尔/对数正态分布计算5-100年重现期阈值。
    • 通过信息熵值赋权法加权求和得到危险性指数H。
  3. 等级划分​:基于H指数均值±标准差分为4级(高、较高、较低、低)。
(二)灾害风险评估
  1. 评估模型​: RI=Hwh×Ewe×VwvRI = H^{wh} × E^{we} × V^{wv} RI=Hwh×Ewe×Vwv
    • 归一化处理各指标,权重由信息熵法确定。
  2. 等级划分​:按RI值偏离均值的标准差倍数分为5级(高、较高、中、较低、低风险)。

六、技术附录

  • 附录A​:4类规范性调查表,涵盖单站/区域、历次/年度调查字段。
  • 附录B​:重现期计算方法,含皮尔逊III型、耿贝尔、对数正态分布公式。
  • 附录C​:信息熵赋权法计算流程(指标比重→熵值→权重)。
  • 附录D​:数据归一化公式(消除量纲差异)。

七、实施要求

  • 数据质量​:气象数据需通过质量检验,灾情数据需乡镇级精度。
  • 时效性​:2025年5月30日起实施,动态更新与反馈机制。

八、创新点

  • 多尺度评估​:实现单站至区域的全尺度覆盖。
  • 动态权重​:采用信息熵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。
  • 重现期计算​:整合三种统计分布模型提升精度。

该标准系统构建了气象干旱灾害的调查技术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,为辽宁省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下载说明
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下载帮助 | 下载声明 | 信息反馈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