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15/T 462-2025 五种气象灾害等级
- 文件大小:494.63 K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/T 462-2025《五种气象灾害等级》是对2009版标准的修订,重点规范了暴风雪、大风、低温、大雾和冰雹五种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方法及影响评估。以下是主要内容总结:
标准修订要点
- 结构调整:删除洪涝灾害相关内容,新增暴风雪、低温等术语定义,调整灾害等级表述顺序。
- 技术更新:
- 新增暴风雪、低温、距平值、大雾、气象灾害等级等5项术语。
- 修改大风、冰雹等12项术语定义,删除23项冗余定义。
- 优化灾害等级划分标准,如大雾等级调整为基于能见度的四级分类。
灾害等级划分方法
1. 暴风雪灾害
- 评估方法:基于风速(V)和气温(Tₐ)计算灾害指数(SH),结合HL值(抗灾力对照表)。
- 公式:SH = -FL/HL,其中FL由风速和气温计算得出。
- HL对照表:按月分配抗灾力数值(如12-1月HL=7)。
- 等级划分:
- 轻度(5≤SH<7)、中度(7≤SH<9)、重度(9≤SH<11)、特重(SH≥11)。
- 影响:特重级可致人畜大量死亡,轻度导致行动困难(附录A)。
2. 大风灾害
- 评估指标:日平均风力或最大风力(6-12级)。
- 风速范围:6级(10.8-13.8 m/s)至12级以上(≥37 m/s)。
- 等级划分:
- 轻度(6-7级平均/7-8级最大)、中度(8-9级平均/9-10级最大)、重度(10-11级平均/11-12级最大)、特重(12级平均/12级以上最大)。
- 影响:特重级可摧毁建筑物,重度导致作物绝收(附录B)。
3. 低温灾害
- 评估指标:积温距平(A)与月均温距平和(B)。
- 公式:A=Σt_i - Āₙ(积温差值),B=Σ(T_j - T̄_j)(月均温差值)。
- 等级划分:
- 轻度(-200℃<A≤-100℃且B≤-3℃)、重度(A≤-200℃且B≤-3℃)。
- 影响:重度导致作物无法成熟,轻度延迟生育期(附录C)。
4. 大雾灾害
- 评估指标:水平能见度(V)。
- 等级划分:
- 轻度(500m<V≤1000m)、中度(200m<V≤500m)、重度(50m<V≤200m)、特重(V≤50m)。
- 影响:特重级易引发特大交通事故(附录D)。
5. 冰雹灾害
- 评估指标:冰雹直径(D,mm)和持续时间(U,分钟)。
- 等级划分:
- 轻度(5≤D<10且2≤U<5)、中度(直径或时长更高)、重度(D≥15或U≥10)。
- 影响:重度导致作物绝收、人畜伤亡(附录E)。
附录与对照表
- 附录A-E:详述各灾害等级的实际影响,如:
- 暴风雪特重级:牛羊惊群、人畜大量死亡。
- 冰雹重度级:车辆挡风玻璃碎裂、建筑物受损。
实施与应用
- 提出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,由气候中心起草。
- 适用范围:气象监测、灾害评估及应急服务,为农牧业、交通等提供技术依据。
- 参考文献:引用GB/T 27957(冰雹)、QX/T 116(灾害响应)等8项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。
该标准通过量化指标和等级划分,系统提升了气象灾害评估的科学性,助力内蒙古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精准化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