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15/T 3994-2025 低碳零碳产业园清洁能源供暖技术规范
- 文件大小:636.17 K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内蒙古自治区低碳/零碳产业园清洁能源供暖技术规范总结
一、范围与引用标准
- 适用范围: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低碳/零碳产业园的清洁能源供暖系统建设、运行及管理。
- 引用标准:涵盖系统设计(如GB 50019)、施工验收(如GB 50242)、设备规范(如GB/T 25127)、能效评估(如GB/T 50801)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。
二、术语定义
- 核心概念:明确清洁能源(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)、清洁供暖、分布式供能站、熔盐储热等关键术语,为技术实施提供基础定义。
三、基本规定
- 系统设计
- 需计算供暖热负荷,匹配末端系统参数,优先利用工业余热,结合经济分析选择单一或复合能源。
- 末端系统设计需符合辐射供暖、散热器等规范。
- 施工安装
- 需具备图纸、材料证明、施工方案等条件,管道、电缆、设备安装需符合相关标准(如GB 50235、GB 50168)。
- 调试与验收
- 由专业人员调试,验收需多方参与,资料包括设计文件、测试记录等。
- 运行维护
- 制定管理制度,定期监测能耗,优化运行策略,淘汰落后设备。
- 效益评估
- 验收后需进行短期检测和长期监测,评估节能与减排效果。
四、清洁供暖方式技术要点
- 工业低品位余热供暖
- 作为基础热源,需配置备用及调峰热源,采用大温差管网设计,优先热泵技术提升效率。
- 运行中需与主生产系统联动,定期监测能耗,优化设备。
- 地热能供暖
- 浅层地热:需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,动态负荷计算,设置泄漏报警。
- 中深层地热:需资源勘查许可,采用间接供暖系统,控制回灌水质,防腐防气措施严格。
- 运行中监测地温、水位,定期检修井泵。
- 太阳能供暖
- 优先被动式技术,主动式需设辅助热源(如热泵)。
- 集热系统防冻设计(停泵排空或防冻液),储热水箱容积按日集热量设计。
- 运行中定期清洁集热器,防冻防过热。
- 熔盐储热供热
- 储热罐需耐高温腐蚀,管道流速2-4m/s,阀门伴热防凝。
- 施工需注意防泄漏、防凝固,运行中控制熔盐纯度,避免急冷急热。
- 空气源热泵供暖
- 机组性能需满足低温工况(-20℃ COP≥1.2),室外机进排风无遮挡。
- 电气系统三相五线制,末端适配低温辐射或风机盘管。
- 维护中检查制冷剂泄漏、过滤器清洁。
- 生物质能供暖
- 需稳定燃料供应,锅炉设计符合GB 50041,运行中控制燃料配比,减少输送故障。
五、耦合供暖方式选择
- 原则:优先工业余热,其次太阳能、地热、空气源热泵;考虑绿电输入(光伏、风电)。
- 建筑适配:
- 公共/商业建筑:太阳能+地热耦合,分时段供热。
- 工业建筑:余热为主,补充太阳能或熔盐储热。
- 生活建筑:生物质能全天供热。
- 负荷适配:低负荷(≤60W/m²)用太阳能+地热;高负荷(>60W/m²)用空气源热泵或生物质。
六、节能与安全管理
- 节能管理
- 能耗数据纳入监管平台,实施合同能源管理,明确节能量目标。
- 安全措施
- 设备防护(转动部件罩、防护栏)、安全标志(GB 2894)、危险区域标识。
- 环境影响
- 生物质锅炉监测污染物排放,地热系统保护地下水资源,空气源热泵优化绿电使用。
七、核心目标
通过多能互补(工业余热、地热、太阳能、熔盐储热等)和高效管理,实现供暖系统低碳/零碳排放,具体减排指标:
- 地热/太阳能系统:直接碳排下降50%-60%
- 空气源热泵:碳排下降30%
- 工业余热:最大化资源利用,减少化石能源依赖。
该标准为内蒙古产业园提供了从设计、施工到运维的全流程技术框架,强调可再生能源整合与能效优化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