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15/T 3991-2025 低碳零碳产业园固体废物管理要求
- 文件大小:559.95 K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内蒙古自治区低碳/零碳产业园固体废物管理要求总结
1. 范围与目标
- 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低碳/零碳产业园的固体废物管理,其他园区可参照。
- 目标: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,降低碳排放,实现园区低碳/零碳发展。
2. 术语定义
- 低碳产业园:通过优化能源结构、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园区。
- 零碳产业园:通过碳中和措施(节能、固碳、碳交易等)实现碳排放与抵消平衡的园区。
- 固体废物:包括工业固体废物(一般与危险废物)、生活垃圾等,需分类管理。
3. 通用要求
- 基本要求:
- 建立跨部门管理团队,制定战略规划,协同区域处置设施。
- 推动清洁生产审核,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废物产生。
- 污染控制:
- 遵循“三化”原则(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)。
- 危险废物需符合贮存(GB 18597)、焚烧(GB 18484)、填埋(GB 18598)等标准。
- 实验室废物按GB/T 31190处理。
- 环境监测:
- 建立排放源监控系统,排污企业需按HJ 1250、HJ 1205等开展自行监测。
- 温室气体核算:
- 企业需量化固体废物碳排放,识别关键减排环节,核算方法需科学透明。
4. 组织管理
- 制度要求:
- 制定污染防控目标责任、考核评价、分类标识、应急预案等制度。
- 危险废物企业需建立管理计划与台账(HJ 1259)。
- 职责设置:
- 部门职责:政策制定、监督执行、数据管理、宣传培训。
- 岗位职责:废物分类、暂存管理、运输监督、设备维护、记录填报等。
5. 操作管理
- 收集管理:
- 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,危险废物专用容器盛装。
- 建立台账(连续12个月记录),委托第三方需核实资质并签订合同。
- 贮存管理:
-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需“四防”(防风、防雨、防晒、防渗漏)。
- 煤矸石含硫量>1.5%时需防自燃。
- 运输管理:
- 受托方需具备资质,运输过程密闭化,危险废物按HJ 2025执行。
- 跨省转移需审批,采用绿色运输路线降低碳排放。
6. 循环利用
- 要求:
- 低碳园区综合利用率≥95%,零碳园区≥98%;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。
-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,推动企业间物料循环。
- 技术路径:
-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、水泥窑协同处置、煤化工固废资源化等。
- 废旧电池(GB/T 44132)、光伏组件(GB/T 39753)等按标准回收。
7. 设施设备
- 规划与建设:
- 布局符合环保标准(如GB 50869生活垃圾填埋),设施需通过GB/T 38221评价。
- 设备要求:
-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,淘汰高耗能设备,配备计量器具(GB 17167)。
8. 信息技术支持
- 应用物联网、GIS、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过程监控与追溯。
- 建立信息化平台,整合数据并公开信息(种类、产生量、处置流向等)。
- 危险废物暂存区视频监控全覆盖,动态跟踪运输过程。
9. 考核与宣传
- 考核评价:
- 企业需通过环评(HJ 2035),园区定期评估贮存、台账、应急预案等。
- 实施污染防治考核,纳入管理目标。
- 宣传教育:
- 倡导“无废园区”,鼓励企业建设“无废工厂”,提升公众环保意识。
10. 绩效指标
-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:按公式计算,涵盖利用量、产生量及往年贮存量。
- 碳排放强度:单位固体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,需逐年下降。
结论:该标准通过全流程管理(收集、贮存、运输、利用)、技术规范、信息化手段和严格考核,推动低碳/零碳产业园实现固体废物高效资源化与低碳化,助力区域碳中和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