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15/T 3894-2025 电网大风风区分级标准和分布图绘制规则
- 文件大小:421.17 K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/T 3894-2025 主要内容总结
1. 范围
- 适用于电力、能源、气象等行业绘制电网大风风区分布图,规范了风区分级标准、绘制要求、基础资料、绘制方法及制图要求。
2. 术语与定义
- 基本风速:基于10米高度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,经统计推算的不同重现期最大风速。
- 最大风速: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。
- 风区分级:按重现期基本风速划分的风区类型。
- 大风重现期:特定风速阈值重现的平均间隔时间(如30年、50年、100年)。
3. 分级标准
- 划分14个等级,以 23.5、25、27、29、31、33、35、37、39、41、43、45、50 m/s 为分界点,临界点归属低等级。
- 示例:等级1(V≤23.5 m/s)、等级14(V>50 m/s)。
4. 绘制要求
- 基本要求:
- 坐标系:国家2000坐标系,比例尺≥1:100万。
- 底图:符合国家地图标准,含行政区划(至旗县)、城市、经纬度。
- 数据基础:地面观测基本风速,包含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及变电站信息。
- 图形要求:
- 标注边界经纬度、图例,按30/50/100年重现期分别绘制。
- 提供绘制说明文档。
5. 基础资料
- 历史风害记录:近10年线路故障数据(时间、位置、风速)。
- 气象数据:≥10年逐日平均、最大、极大风速。
- 地理数据:DEM精度≤1km×1km,投影坐标统一。
6. 绘制方法
- 基本风速计算:
- 采用极值I型分布模型,公式推导不同重现期最大风速。
- 参数表提供不同重现期的C1、C2值(如50年重现期C1=1.16066,C2=0.54854)。
- 底图:行政区划图(含城市、经纬度)。
- 等级跳变调整:相邻区域等级跳变时,按“就高”原则绘制过渡带。
- 流程:数据准备→计算风速→划分等级→调整跳变→生成分布图(附录A流程图)。
7. 制图要求
- 图纸规格:推荐0号图纸,可调整尺寸。
- 颜色配置:
- 14个等级对应不同RGB色标(如等级1:浅绿RGB(204,255,204);等级14:深蓝RGB(0,0,255))。
- 图面要素:
- 标题(如“内蒙古电网大风风区分布图(50年一遇)”)、指北针(右上方)、比例尺与图例(右下方)。
- 制图说明:包含名称、单位、日期、审图号、版本(左下方,格式见表3)。
8. 附录与参考文献
- 附录A:绘制流程图,涵盖数据收集、计算、制图步骤。
- 参考文献:引用GB/T、QX/T等国家标准及电力行业文献,支撑标准技术依据。
9. 特殊处理
- 过渡带:相邻区域风速差异大时,低等级区域需添加过渡带,避免等级突变。
- 多重现期图:需分别绘制30/50/100年一遇风区分布,满足不同工程设计需求。
10. 实施意义
- 规范内蒙古电网防风设计,提升输电线路抗风能力,减少风害事故,为能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。
此标准通过科学统计与地理信息技术结合,实现大风风险区域精细化划分,为电力规划、灾害防御提供标准化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