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15/T 3875-2025 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区域分级标准和分布图绘制规则
- 文件大小:426.92 K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DB15/T 3875-2025《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区域分级标准和分布图绘制规则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技术标准,旨在规范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区域分级及分布图绘制流程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总结:
一、适用范围
适用于电力、能源、气象等行业绘制微风振动分布图,指导输电线路设计、运维及防风振措施制定。
二、规范性引用文件
引用1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,包括:
- 术语定义:GB/T 2900.51(电工术语)、GB/T 31724(风能资源术语)
- 数据规范:GB/T 35227(风速观测)、QX/T 118(气象数据质量控制)
- 技术规程:DL/T 5158(电力工程气象勘测)
三、核心术语定义
- 微风振动:导线在风速3-15m/s时产生的垂直方向高频低幅振动。
- 微风振动日:同时满足日平均风速3-15m/s和日风速均方差≤2m/s的天数。
- 地形起伏度:2000m半径范围内最高与最低海拔差值。
- 10年修订日数:基于气象数据与地形修正后的10年累计微风振动天数。
四、基础数据要求
- 历史故障数据:近10年及以上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故障的时间、地点(经纬度)。
- 气象数据:
- 时间跨度:≥10年
- 参数:10米高度、10分钟时距风速风向数据
- 质量要求:符合GB/T 35221和QX/T 118标准
- 地理信息:
- 数字高程模型(DEM):分辨率≤100m×100m,符合GB/T 17798格式
- 行政区划边界图层:与DEM坐标系一致
五、微风振动日计算方法
- 阈值条件:
- 日平均风速:3-15m/s
- 日风速均方差:≤2m/s(计算见附录A)
- 10年气象日数计算:
- 统计符合阈值天数,按10年周期折算。
- 插值生成全区格点数据。
- 地形修订:
- 地形起伏度>100m区域,建立地形与气象日数函数关系进行修订。
六、区域分级标准
区域等级 | 修订日数范围 | 颜色标识(RGB) |
---|---|---|
0级(弱振动区) | [0, 600) | 白色(255,255,255) |
1级(中振动区) | [600, 1000) | 浅蓝(178,254,252) |
2级(强振动区) | [1000, 1200) | 柠檬黄(255,255,163) |
3级(极强区) | ≥1200 | 玫瑰红(248,158,248) |
七、分布图绘制流程
- 数据预处理:
- 计算各气象站点10年修订日数。
- 生成全区格点数据(插值法)。
- 初稿绘制:
- 依据修订日数划分等级区域。
- 等级调整:
- 结合主导风向和故障记录优化等级。
- 处理相邻区域等级跳变,设置1km过渡带(就高原则)。
- 制图规范:
- 底图:CGCS2000坐标系,比例尺≥1:180万。
- 要素:图名、指北针、比例尺、图例、制图说明(单位、日期、版本号)。
- 颜色填充:按表3定义区域颜色。
八、附录内容
- 附录A:日平均风速及均方差计算公式。
- 附录B:绘制流程图,涵盖数据收集→计算→插值→修订→成图全流程。
九、实施要求
- 版本管理:版本号格式为“NM-XXXX”(年份)。
- 质量控制:确保毗邻区域等级协调,避免跳变。
- 成果输出:纸质图采用0号图纸,电子图需附加编制说明。
十、应用价值
该标准为内蒙古自治区输电线路防风振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,通过量化气象条件与地形因素,提升线路安全性和运维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