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15/T 1061-2025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
- 文件大小:268.78 KB
- 标准类型:综合地方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5-2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《抗旱造林技术规程》(DB15/T 1061-2025)主要内容总结
一、适用范围
- 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旱区(沙区、山区、黄土丘陵区、平原区等)的植苗造林。
二、核心修订要点(与2016版对比)
-
结构调整与内容更新
- 删除“容器苗”“直播造林”“钻孔深栽”“反季节造林”“化学产品应用”等内容。
- 新增“特种造林方法”(坐水、注水、水枪冲坑)及“根系透气性树种埋土要求”。
- 术语定义中删除“培抗旱堆”,新增“抗旱造林”定义。
-
技术细化
- 细化苗木修剪、栽植深度、土壤保墒措施等操作要求。
- 强调“乡土树种”优先,新增苗木蒸腾抑制剂使用规范。
三、关键技术要求
-
立地条件
- 沙区需设置沙障(按DB15/T 3652执行),其他区域按DB15/T 389标准整地。
-
树种选择
- 以耐旱、抗风蚀的乡土树种为主(如杨、柳、榆、槐等)。
-
整地要求
- 山区/黄土丘陵区/平原区:采用鱼鳞坑、水平沟等集水整地方式。
- 沙区:机械或人工设置沙障(草方格、秸秆沙障等)。
-
苗木处理
- 修剪:剪除病虫根,主侧根过长部分;截干(保留2-3芽)或半冠修剪(剪去1/2-2/3枝条)。
- 保湿:杨柳科苗木浸水48h以上,其他苗木蘸泥浆或喷施蒸腾抑制剂(黄腐酸钠等)。
- 生根处理:难生根树种用生根粉蘸根。
-
栽植技术
- 季节选择
- 顶凌造林(3月下旬至4月上旬,土壤解冻25cm时)。
- 冬储苗造林(冷藏延迟萌动,延长至5月中下旬)。
- 特种造林方法
- 坐水造林:坑内注水→投苗→填土→提苗踩实。
- 注水造林(沙地):开沟→注水→投苗→覆土镇压。
- 水枪冲坑造林(流动沙地):冲坑→注水→投苗→覆土镇压。
- 靠壁栽植:苗木紧贴坑壁(阴坡靠上壁,阳坡靠下壁)。
- 栽植深度
- 易生根苗木:埋土高于根颈5-10cm。
- 难生根苗木:埋土高于根颈3-5cm。
- 根系需透气树种(如松类):埋土与根颈平齐。
- 填土与保墒
- 分层填土踩实(阔叶树分两次填土踩实,针叶树靠壁填湿土)。
- 保墒措施:覆膜(雨季撤膜)、石块杂草覆盖(盖度95%)、覆土或培抗旱堆(堆高15-25cm,依苗木高度调整)。
- 季节选择
-
抚育管护
- 按DB15/T 389执行,重点包括灌溉、除草、补植及病虫害防治。
四、配套管理要求
- 档案管理
- 记录造林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及管护全流程,按DB15/T 389建立技术档案。
五、其他说明
- 本规程整合了抗旱造林核心技术,突出旱区水分高效利用,通过机械/人工措施提升成活率。
- 删减冗余技术(如容器苗、直播造林),强化适应性强的特种造林方法。
注:实施中需结合引用标准(DB15/T 389、DB15/T 3652)及立地条件灵活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