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二版
- 文件大小:69.73 MB
- 标准类型:机械书籍
- 标准语言:简体中文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18-08-04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二版
出版时间:2014年
丛编项: 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
内容简介
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,同时为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,也是普通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规划教材.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.内容包括:优化设计,可靠性设计,计算机辅助设计,有限元法,工业造型设计,反求工程设计,绿色设计,动态设计,系统化设计与创新设计,并行设计和摩擦学设计等
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既有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较广的覆盖面,又能加强重点,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,既能对本门新兴学科有较全面的了解,又能对其中重要的现代设计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与应用,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设计技能.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内容新颖实用,结构体系完整,重点突出,理论联系实际.
目 录
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1章 绪论 /t1 1/t1 现代设计 /t1 1/t1/t1 设计及其内涵 /t1 1/t1/t2 设计发展的基本阶段 /t2 1/t1/t3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 /t3 1/t2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/t4 1/t2/t1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内容 /t4 1/t2/t2 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 /t5 1/t3 现代产品的设计类型及进程 /t5 1/t3/t1 现代产品的特点与设计要求 /t5 1/t3/t2 现代产品的设计类型及进程 /t6 1/t4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意义和任务 /t8 习题 /t9第2章 优化设计 /t10 2/t1 概述 /t10 2/t1/t1 优化设计基本概念 /t10 2/t1/t2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/t11 2/t1/t3 优化问题的分类 /t18 2/t1/t4 优化设计的迭代算法 /t18 2/t2 优化方法的数学基础 /t20 2/t2/t1 二次型与正定矩阵 /t20 2/t2/t2 函数的方向导数和梯度 /t22 2/t2/t3 多元函数的泰勒近似展开式和海森矩阵 /t25 2/t2/t4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/t26 2/t2/t5 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/t27 2/t3 一维优化方法 /t30 2/t3/t1 搜索区间的确定 /t30 2/t3/t2 黄金分割法 /t32 2/t3/t3 二次插值法 /t34 2/t4 多维无约束优化方法 /t37 2/t4/t1 坐标轮换法 /t37 2/t4/t2 鲍威尔法 /t38 2/t4/t3 梯度法 /t44 2/t4/t4 牛顿法 /t45 2/t4/t5 变尺度法 /t46 2/t5 约束优化方法 /t51 2/t5/t1 复合形法 /t52 2/t5/t2 惩罚函数法 /t57 2/t6 多目标优化方法 /t63 2/t6/t1 线性加权组合法 /t64 2/t6/t2 功效系数法 /t65 2/t6/t3 主要目标法 /t66 2/t7 智能优化算法 /t66 2/t7/t1 遗传算法 /t66 2/t7/t2 粒子群优化算法 /t72 2/t7/t3 免疫算法 /t76 2/t8 工程优化设计应用 /t80 2/t8/t1 工程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 /t80 2/t8/t2 工程优化设计实例 /t81 习题 /t91第3章 可靠性设计 /t93 3/t1 概述 /t93 3/t1/t1 可靠性科学的发展 /t93 3/t1/t2 可靠性的概念及特点 /t93 3/t1/t3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 /t94 3/t2 可靠性设计常用指标 /t95 3/t3 可靠性设计中常用分布函数 /t101 3/t4 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 /t107 3/t4/t1 应力G强度分布干涉理论 /t109 3/t4/t2 零件强度可靠度的计算 /t111 3/t4/t3 零件强度分布规律及分布参数的确定 /t112 3/t4/t4 零件工作应力分布规律及分布参数的确定 /t113 3/t4/t5 强度可靠性计算条件式与许用可靠度 /t114 3/t4/t6 机械零部件强度可靠性设计的应用 /t115 3/t5 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 /t117 3/t5/t1 疲劳曲线 /t117 3/t5/t2 等幅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疲劳寿命及可靠度 /t120 3/t5/t3 不稳定应力作用下零件的疲劳寿命 /t121 3/t5/t4 承受多级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在给定寿命时的可靠度 /t122 3/t6 系统可靠性设计 /t124 3/t6/t1 元件可靠性预测 /t124 3/t6/t2 系统可靠性预测 /t125 3/t6/t3 系统可靠性分配 /t129 习题 /t132第4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/t134 4/t1 概述 /t134 4/t2 CAD系统 /t136 4/t2/t1 CAD系统的硬件 /t136 4/t2/t2 CAD系统的软件 /t138 4/t2/t3 CAD系统的形式 /t141 4/t2/t4 CAD系统的功能 /t141 4/t3 工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 CAD程序编制 /t142 4/t3/t1 数表的分类及存取 /t142 4/t3/t2 线图的分类及处理 /t145 4/t3/t3 列表函数表的插值算法 /t149 4/t3/t4 数据的公式拟合方法 /t154 4/t3/t5 数据文件及其应用 /t156 4/t4 机械工程数据库的创建与应用 /t157 4/t4/t1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/t157 4/t4/t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实例简介 /t158 4/t4/t3 工程数据库 /t159 4/t5 计算机图形处理与三维造型 /t159 4/t5/t1 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常用方法 /t159 4/t5/t2 坐标系 /t160 4/t5/t3 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/t161 4/t5/t4 三维造型 /t166 4/t6 专用机械 CAD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/t168 4/t6/t1 二维 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 /t169 4/t6/t2 三维 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 /t170 习题 /t173第5章 有限元法 /t176 5/t1 概述 /t176 5/t2 单元特性的推导方法 /t178 5/t2/t1 单元划分方法及原则 /t178 5/t2/t2 单元特性的推导方法 /t180 5/t3 有限元法的工程应用 /t188 5/t3/t1 有限元法的解题步骤 /t188 5/t3/t2 计算实例 /t192 5/t4 有限元软件简介 /t195 习题 /t197第6章 工业造型设计 /t199 6/t1 概述 /t199 6/t1/t1 工业造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素 /t199 6/t1/t2 产品造型设计的原则 /t200 6/t1/t3 产品造型的美学内容 /t200 6/t1/t4 产品造型设计的程序 /t201 6/t2 造型基础与美学法则 /t202 6/t2/t1 形态要素及其视觉结果 /t202 6/t2/t2 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 /t205 6/t3 人机工程学简介 /t209 6/t3/t1 人体结构尺寸与造型尺度 /t210 6/t3/t2 视觉特征与显示器设计 /t211 6/t3/t3 控制器的选择与设计 /t212 6/t3/t4 控制台板设计 /t213 6/t4 产品的色彩设计 /t214 6/t4/t1 色彩的基本知识 /t214 6/t4/t2 产品色彩设计 /t217 6/t5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(CAID)/t218 6/t5/t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(CAID)常用的软件 /t218 6/t5/t2 三维软件制作产品模型实例 /t219 习题 /t220第7章 反求工程设计 /t221 7/t1 概述 /t221 7/t2 反求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原理 /t225 7/t2/t1 反求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及类型 /t225 7/t2/t2 反求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/t227 7/t3 相似理论及相似设计方法简介 /t229 7/t3/t1 相似理论简介 /t229 7/t3/t2 相似设计方法 /t234 7/t4 反求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/t236 7/t4/t1 设计反求 /t236 7/t4/t2 材料反求 /t238 7/t4/t3 工艺反求 /t238 习题 /t238第8章 绿色设计 /t240 8/t1 概述 /t240 8/t2 绿色技术 /t241 8/t2/t1 绿色产品 /t242 8/t2/t2 绿色制造 /t244 8/t3 绿色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/t245 8/t3/t1 绿色设计的内容 /t245 8/t3/t2 绿色设计方法 /t247 8/t3/t3 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 /t250 8/t3/t4 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 /t251 8/t3/t5 绿色设计评价 /t251 8/t3/t6 绿色设计的效益和应用分析 /t254 习题 /t255第9章 动态设计 /t257 9/t1 概述 /t257 9/t2 动态设计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/t258 9/t3 轴类部件的动态分析和设计 /t262 9/t3/t1 轴类部件的动态分析 /t262 9/t3/t2 轴类部件的动态设计 /t264 习题 /t267第10章 系统化设计法和创新设计 /t268 10/t1 概述 /t268 10/t2 系统化设计法 /t269 10/t2/t1 技术过程及技术系统 /t269 10/t2/t2 功能分析法 /t270 10/t2/t3 系统化设计法设计应用举例 /t275 10/t3 创新设计 /t277 10/t3/t1 创造力和创造过程 /t277 10/t3/t2 创新思维及其特点和类型 /t278 10/t3/t3 创新技法 /t280 习题 /t283第11章 并行设计 /t284 11/t1 概述 /t284 11/t1/t1 并行设计的概念 /t284 11/t1/t2 并行设计思想的演化 /t289 11/t1/t3 并行设计的技术特点及内涵 /t290 11/t2 并行设计的关键技术 /t292 11/t3 并行设计的工程应用研究 /t295 习题 /t301第12章 摩擦学设计 /t302 12/t1 概述 /t302 12/t2 金属表面的摩擦和磨损 /t303 12/t2/t1 金属表面特性 /t303 12/t2/t2 摩擦 /t304 12/t2/t3 磨损 /t308 12/t2/t4 机械零部件的典型磨损过程 /t311 12/t3 摩擦学设计中的减摩和耐磨材料的选择 /t312 12/t3/t1 减摩材料的设计与选择 /t312 12/t3/t2 摩阻材料的设计与选择 /t315 12/t3/t3 耐磨材料的选择 /t317 12/t3/t4 表面耐磨强化处理 /t318 12/t4 润滑和润滑系统设计 /t321 12/t4/t1 摩擦副间的基本润滑状态 /t321 12/t4/t2 流体动压润滑原理及动压滑动轴承的设计 /t323 12/t4/t3 润滑材料 /t333 12/t4/t4 润滑系统设计 /t336 12/t5 摩擦学系统的监测与诊断技术 /t338 习题 /t340参考文献 /t342
出版时间:2014年
丛编项: 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
内容简介
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,同时为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,也是普通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规划教材.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.内容包括:优化设计,可靠性设计,计算机辅助设计,有限元法,工业造型设计,反求工程设计,绿色设计,动态设计,系统化设计与创新设计,并行设计和摩擦学设计等
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既有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较广的覆盖面,又能加强重点,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,既能对本门新兴学科有较全面的了解,又能对其中重要的现代设计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与应用,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设计技能.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内容新颖实用,结构体系完整,重点突出,理论联系实际.
目 录
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1章 绪论 /t1 1/t1 现代设计 /t1 1/t1/t1 设计及其内涵 /t1 1/t1/t2 设计发展的基本阶段 /t2 1/t1/t3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 /t3 1/t2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/t4 1/t2/t1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内容 /t4 1/t2/t2 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 /t5 1/t3 现代产品的设计类型及进程 /t5 1/t3/t1 现代产品的特点与设计要求 /t5 1/t3/t2 现代产品的设计类型及进程 /t6 1/t4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意义和任务 /t8 习题 /t9第2章 优化设计 /t10 2/t1 概述 /t10 2/t1/t1 优化设计基本概念 /t10 2/t1/t2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/t11 2/t1/t3 优化问题的分类 /t18 2/t1/t4 优化设计的迭代算法 /t18 2/t2 优化方法的数学基础 /t20 2/t2/t1 二次型与正定矩阵 /t20 2/t2/t2 函数的方向导数和梯度 /t22 2/t2/t3 多元函数的泰勒近似展开式和海森矩阵 /t25 2/t2/t4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/t26 2/t2/t5 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/t27 2/t3 一维优化方法 /t30 2/t3/t1 搜索区间的确定 /t30 2/t3/t2 黄金分割法 /t32 2/t3/t3 二次插值法 /t34 2/t4 多维无约束优化方法 /t37 2/t4/t1 坐标轮换法 /t37 2/t4/t2 鲍威尔法 /t38 2/t4/t3 梯度法 /t44 2/t4/t4 牛顿法 /t45 2/t4/t5 变尺度法 /t46 2/t5 约束优化方法 /t51 2/t5/t1 复合形法 /t52 2/t5/t2 惩罚函数法 /t57 2/t6 多目标优化方法 /t63 2/t6/t1 线性加权组合法 /t64 2/t6/t2 功效系数法 /t65 2/t6/t3 主要目标法 /t66 2/t7 智能优化算法 /t66 2/t7/t1 遗传算法 /t66 2/t7/t2 粒子群优化算法 /t72 2/t7/t3 免疫算法 /t76 2/t8 工程优化设计应用 /t80 2/t8/t1 工程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 /t80 2/t8/t2 工程优化设计实例 /t81 习题 /t91第3章 可靠性设计 /t93 3/t1 概述 /t93 3/t1/t1 可靠性科学的发展 /t93 3/t1/t2 可靠性的概念及特点 /t93 3/t1/t3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 /t94 3/t2 可靠性设计常用指标 /t95 3/t3 可靠性设计中常用分布函数 /t101 3/t4 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 /t107 3/t4/t1 应力G强度分布干涉理论 /t109 3/t4/t2 零件强度可靠度的计算 /t111 3/t4/t3 零件强度分布规律及分布参数的确定 /t112 3/t4/t4 零件工作应力分布规律及分布参数的确定 /t113 3/t4/t5 强度可靠性计算条件式与许用可靠度 /t114 3/t4/t6 机械零部件强度可靠性设计的应用 /t115 3/t5 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 /t117 3/t5/t1 疲劳曲线 /t117 3/t5/t2 等幅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疲劳寿命及可靠度 /t120 3/t5/t3 不稳定应力作用下零件的疲劳寿命 /t121 3/t5/t4 承受多级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在给定寿命时的可靠度 /t122 3/t6 系统可靠性设计 /t124 3/t6/t1 元件可靠性预测 /t124 3/t6/t2 系统可靠性预测 /t125 3/t6/t3 系统可靠性分配 /t129 习题 /t132第4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/t134 4/t1 概述 /t134 4/t2 CAD系统 /t136 4/t2/t1 CAD系统的硬件 /t136 4/t2/t2 CAD系统的软件 /t138 4/t2/t3 CAD系统的形式 /t141 4/t2/t4 CAD系统的功能 /t141 4/t3 工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 CAD程序编制 /t142 4/t3/t1 数表的分类及存取 /t142 4/t3/t2 线图的分类及处理 /t145 4/t3/t3 列表函数表的插值算法 /t149 4/t3/t4 数据的公式拟合方法 /t154 4/t3/t5 数据文件及其应用 /t156 4/t4 机械工程数据库的创建与应用 /t157 4/t4/t1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/t157 4/t4/t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实例简介 /t158 4/t4/t3 工程数据库 /t159 4/t5 计算机图形处理与三维造型 /t159 4/t5/t1 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常用方法 /t159 4/t5/t2 坐标系 /t160 4/t5/t3 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/t161 4/t5/t4 三维造型 /t166 4/t6 专用机械 CAD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/t168 4/t6/t1 二维 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 /t169 4/t6/t2 三维 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 /t170 习题 /t173第5章 有限元法 /t176 5/t1 概述 /t176 5/t2 单元特性的推导方法 /t178 5/t2/t1 单元划分方法及原则 /t178 5/t2/t2 单元特性的推导方法 /t180 5/t3 有限元法的工程应用 /t188 5/t3/t1 有限元法的解题步骤 /t188 5/t3/t2 计算实例 /t192 5/t4 有限元软件简介 /t195 习题 /t197第6章 工业造型设计 /t199 6/t1 概述 /t199 6/t1/t1 工业造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素 /t199 6/t1/t2 产品造型设计的原则 /t200 6/t1/t3 产品造型的美学内容 /t200 6/t1/t4 产品造型设计的程序 /t201 6/t2 造型基础与美学法则 /t202 6/t2/t1 形态要素及其视觉结果 /t202 6/t2/t2 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 /t205 6/t3 人机工程学简介 /t209 6/t3/t1 人体结构尺寸与造型尺度 /t210 6/t3/t2 视觉特征与显示器设计 /t211 6/t3/t3 控制器的选择与设计 /t212 6/t3/t4 控制台板设计 /t213 6/t4 产品的色彩设计 /t214 6/t4/t1 色彩的基本知识 /t214 6/t4/t2 产品色彩设计 /t217 6/t5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(CAID)/t218 6/t5/t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(CAID)常用的软件 /t218 6/t5/t2 三维软件制作产品模型实例 /t219 习题 /t220第7章 反求工程设计 /t221 7/t1 概述 /t221 7/t2 反求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原理 /t225 7/t2/t1 反求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及类型 /t225 7/t2/t2 反求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/t227 7/t3 相似理论及相似设计方法简介 /t229 7/t3/t1 相似理论简介 /t229 7/t3/t2 相似设计方法 /t234 7/t4 反求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/t236 7/t4/t1 设计反求 /t236 7/t4/t2 材料反求 /t238 7/t4/t3 工艺反求 /t238 习题 /t238第8章 绿色设计 /t240 8/t1 概述 /t240 8/t2 绿色技术 /t241 8/t2/t1 绿色产品 /t242 8/t2/t2 绿色制造 /t244 8/t3 绿色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/t245 8/t3/t1 绿色设计的内容 /t245 8/t3/t2 绿色设计方法 /t247 8/t3/t3 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 /t250 8/t3/t4 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 /t251 8/t3/t5 绿色设计评价 /t251 8/t3/t6 绿色设计的效益和应用分析 /t254 习题 /t255第9章 动态设计 /t257 9/t1 概述 /t257 9/t2 动态设计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/t258 9/t3 轴类部件的动态分析和设计 /t262 9/t3/t1 轴类部件的动态分析 /t262 9/t3/t2 轴类部件的动态设计 /t264 习题 /t267第10章 系统化设计法和创新设计 /t268 10/t1 概述 /t268 10/t2 系统化设计法 /t269 10/t2/t1 技术过程及技术系统 /t269 10/t2/t2 功能分析法 /t270 10/t2/t3 系统化设计法设计应用举例 /t275 10/t3 创新设计 /t277 10/t3/t1 创造力和创造过程 /t277 10/t3/t2 创新思维及其特点和类型 /t278 10/t3/t3 创新技法 /t280 习题 /t283第11章 并行设计 /t284 11/t1 概述 /t284 11/t1/t1 并行设计的概念 /t284 11/t1/t2 并行设计思想的演化 /t289 11/t1/t3 并行设计的技术特点及内涵 /t290 11/t2 并行设计的关键技术 /t292 11/t3 并行设计的工程应用研究 /t295 习题 /t301第12章 摩擦学设计 /t302 12/t1 概述 /t302 12/t2 金属表面的摩擦和磨损 /t303 12/t2/t1 金属表面特性 /t303 12/t2/t2 摩擦 /t304 12/t2/t3 磨损 /t308 12/t2/t4 机械零部件的典型磨损过程 /t311 12/t3 摩擦学设计中的减摩和耐磨材料的选择 /t312 12/t3/t1 减摩材料的设计与选择 /t312 12/t3/t2 摩阻材料的设计与选择 /t315 12/t3/t3 耐磨材料的选择 /t317 12/t3/t4 表面耐磨强化处理 /t318 12/t4 润滑和润滑系统设计 /t321 12/t4/t1 摩擦副间的基本润滑状态 /t321 12/t4/t2 流体动压润滑原理及动压滑动轴承的设计 /t323 12/t4/t3 润滑材料 /t333 12/t4/t4 润滑系统设计 /t336 12/t5 摩擦学系统的监测与诊断技术 /t338 习题 /t340参考文献 /t342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