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JF 2229-2025 质子磁强计校准规范
- 文件大小:481.88 KB
- 标准类型:计量标准
- 标准语言:中文版
- 文件类型:PDF文档
- 更新时间:2025-06-06
- 下载次数:
- 标签:
资料介绍
以下是《JJF 2229-2025 质子磁强计校准规范》的详细内容总结:
一、规范基本信息
- 规范名称:质子磁强计校准规范(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roton Magnetometers)
- 归口单位: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
- 主要起草单位:
- 国防科技工业弱磁一级计量站
-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
- 参加起草单位: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
- 首次发布:本规范为首次制定。
- 适用范围:磁场测量范围 (20~100) μT 的质子磁强计校准。
二、核心术语与定义
| 术语 | 符号 | 定义与单位 |
|---|---|---|
| 探头剩磁 | B_{/text{PR}} | 探头磁化导致的示值最大变化量,单位为纳特(nT)。 |
| 磁场噪声 | B_{/text{N,PP}}(峰-峰值)B_{/text{N,RMS}}(有效值) | 短时间内的随机变化量,单位纳特(nT)。 |
| 时漂 | /delta B_t | 示值随时间的缓慢变化,单位纳特(nT)。 |
| 梯度容限 | B_{/text{GT}} | 可正常工作的最大梯度磁场,单位为微特每米(μT/m)。 |
| 温漂 | C_{B T}(线性)/delta B_T(非线性) | 示值随温度的变化率(pT/℃)或最大变化量(nT)。 |
三、计量特性(参考指标)
- 探头剩磁:≤1 nT。
- 磁感应强度误差:±(0.3~3) nT(20~100 μT范围内)。
- 磁场噪声:
- 峰-峰值 ≤1 nT;
- 有效值 ≤0.3 nT。
- 时漂:≤3 nT。
- 梯度容限:≤10 μT/m。
- 温漂:
- 线性变化 ≤100 pT/℃;
- 非线性变化 ≤3 nT(全温度范围内)。
注:以上指标仅供参考,非合格性判定依据。
四、校准条件
- 环境条件:
- 温度:(15~25)℃;
- 相对湿度:≤80%;
- 电源:(220±22)V,(50±1)Hz。
- 测量标准设备:
设备类型 关键要求 标准磁强计 误差≤被校设备1/3,分辨力≥0.01 nT。 标准磁场复现系统 磁场均匀性≤0.1 nT,漂移≤被校时漂的1/3。 干扰磁场补偿系统 噪声校准波动≤10 pT,其他项目≤100 pT。 梯度磁场复现系统 梯度误差±0.1 μT/m,噪声≤被校设备噪声。 无磁恒温系统 温场均匀性≤3℃,磁场均匀性≤1 nT。
五、校准项目与方法
1. 探头剩磁(正反向法)
- 步骤:
- 在50 μT点复现标准磁场;
- 记录探头正向示值
B_+和反向180°示值B_-; - 计算:
B_{/text{PR}} = /frac{B_{+} - B_{-}}{2}。
2. 磁感应强度(替代法)
- 校准点:20 μT、30 μT、50 μT、70 μT、100 μT。
- 步骤:
- 用标准磁强计测量磁场值
B_0; - 替换为被校设备,记录示值
B_x; - 若剩磁较大,取正反向平均值
B_x = /frac{B_{x+} + B_{x-}}{2}; - 误差计算:
/Delta B = B_x - B_0。
- 用标准磁强计测量磁场值
3. 磁场噪声(干扰补偿法)
- 步骤:
- 在50 μT点复现稳定磁场;
- 记录≥10个连续示值
B_{x,i}; - 计算:
- 峰-峰值
B_{/text{N,PP}} = B_{x,/max} - B_{x,/min}; - 有效值
B_{/text{N,RMS}} = /sqrt{/frac{1}{n-1} /sum (B_{x,i} - /bar{B}_x)^2}。
- 峰-峰值
4. 时漂(直接测量法)
- 步骤:
- 在50 μT点保持恒定磁场;
- 以≤3分钟间隔记录≥20个示值;
- 计算:
/delta B_t = B_{t,/max} - B_{t,/min}。
5. 梯度容限(梯度递增法)
- 步骤:
- 在50 μT点复现恒定磁场;
- 以0.1 μT/m步进增加梯度,直至噪声超标(无梯度时噪声的3倍);
- 记录最大允许梯度值。
6. 温漂(恒温法)
- 步骤:
- 在50 μT点保持磁场恒定;
- 按10℃间隔升温,每点保温≥30分钟;
- 计算:
- 线性温漂:最小二乘法拟合
C_{B T}; - 非线性温漂:
/delta B_T = B_{T,/max} - B_{T,/min}。
- 线性温漂:最小二乘法拟合
六、校准结果与证书
- 校准证书内容:
- 16项必填信息(如唯一性编号、环境条件、测量标准溯源说明等);
- 具体校准结果及扩展不确定度(
k=2)。
- 原始记录格式:详见附录B(含探头剩磁、磁感应强度、噪声等数据表)。
- 证书内页格式:详见附录C(含校准结果、不确定度声明等)。
七、复校时间间隔
- 建议:12个月(送校单位可根据使用情况自主调整)。
八、附录内容
- 附录A:磁感应强度不确定度评定示例(以50 μT点为例,
U=0.4 /, /text{nT})。 - 附录B:校准原始记录格式模板。
- 附录C:校准证书内页格式模板。
规范核心:首次系统规定了质子磁强计的校准方法、计量特性及不确定度评定,适用于地质勘探、地震监测等弱磁场测量领域的技术保障。
